首页 资讯 正文

读城•骑遇金陵vlog|“Citybike”漫游记 邂逅古都新韵

体育正文 199 0

读城•骑遇金陵vlog|“Citybike”漫游记 邂逅古都新韵

读城•骑遇金陵vlog|“Citybike”漫游记 邂逅古都新韵

5月24日下午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读城·骑遇金陵(jīnlíng)”城市漫游骑行活动在南京(nánjīng)滨江公园启程。30名来自南京传媒学院的大学生跨上青桔单车的“读城专车”,以6公里骑行路线(lùxiàn)为轴,用青春视角解读南京的文化密码(mìmǎ)。 作为江苏(jiāngsū)“读城”行动开展的特别篇章(piānzhāng),“骑遇金陵(jīnlíng)”用Citybike的方式邀请青年共赴江苏城市文化之旅。扬子晚报联合滴滴青桔单车开展此次“读城·骑遇金陵”线下打卡活动(huódòng),以“青年视角+在(zài)地文化”为核心,为市民与游客打造了一份可打卡、可收藏的“城市文化指南”,既是“读城”系列活动的青年实践(shíjiàn),也是城市文旅IP与绿色出行的创新碰撞。 下午2点,参与活动的青年(qīngnián)学子(xuézǐ)在滨江公园集合,以手绘地图的Citybike线路为指南,一场青年骑行(qíxíng)的城市文化活动就此拉开帷幕。从南京眼出发,沿江一路骑行,最终抵达鱼嘴公园,感受“眼望金陵(jīnlíng)”的独特风光。作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,“眼望金陵”既指桥塔如眸眺望城市,也暗合“一眼观(guān)古今”的意境。一头(yītóu)映着金陵历史的斑驳倒影,一头望着河西新城的璀璨灯火,长江天堑与现代建筑在此对话。以车轮为弦,以江畔为谱(pǔ),在蜿蜒的滨江绿道上临摹这座古城的轮廓,在骑行中感受长江生态廊道的绿意,每一处(měiyīchù)打卡地标都成为(chéngwéi)骑行者镜头下的焦点。 骑行的(de)左手边是河西新城的现代建设,右手边是长江生态廊道的自然风光,自然与(yǔ)城市文化共栖,托起金陵(jīnlíng)永不(bù)停歇的古今。“骑行滨江绿道,让我重新发现了金陵的文化底蕴,感受到了自然与城市文化的交融。”南京(nánjīng)传媒学院(xuéyuàn)学生崔雯茹举起手机,记录(jìlù)下骑行途中的光影瞬间。南京眼步行桥横跨长江,白色钢索与城市高楼构成独特景致,江风掠过耳畔,车轮碾过的不只是绿道,更是这座城市跳动的绿色脉搏。 据扬子晚报活动负责人介绍,此次路线设计刻意避开主干道(zhǔgàndào),串联起湿地栈道、工业遗存等“小众风景”,让参与者(cānyùzhě)在欣赏金陵四十八景中“用车轮触摸城市肌理”,在打卡中解锁南京的文化密码(mìmǎ)。路过的市民表示,看着骑行队伍“读城”,不仅感受到了青年的青春活力,更在欣赏金陵风光(fēngguāng)中发现(fāxiàn)了城市发展的蓬勃。 下午4点,骑行车队陆续到达(dàodá)终点,活动接近尾声(wěishēng)。“这不仅是骑行,更是一场城市探索。”南京传媒学院学生(xuéshēng)纷纷感叹。当车辙与六朝旧梦重叠,我们与这座城市再次交换呼吸。阳光在梧桐叶隙间游移,每一个转弯,都可能与某段历史(lìshǐ)擦肩。 “读城·骑遇(qíyù)金陵”凸显南京城市文化(wénhuà),引导广大市民和游客感悟城市文化魅力,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。以骑行的方式寻访城市角落,在车轮转动间解码历史印记,体验(tǐyàn)金陵文化之旅。 通讯员 刘晓来 张琦(zhāngqí) 拍摄(pāishè) 冯婧雯 崔雯茹 扬子晚报/紫牛(zǐniú)新闻记者 徐媛园
读城•骑遇金陵vlog|“Citybike”漫游记 邂逅古都新韵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